这是一场帮你实现大宗商品业务升级的研修班招生启动!

   日期:2024-04-1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二手钢材网    浏览:89    评论:0    
核心提示:业内原本以为,通过2016年以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情况会得到显著改善,但之后的情况并没有那么乐观。“目前钢材的消费总量已达峰,总量下降是必然趋势,行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如何以充分的钢铁产能来满足有限的钢铁需求。

报名开始啦! 持续迭代课程框架体系,4月20日上海开课!

2024年4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公告,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统计局统计局将会同有关方面继续开展全国粗钢生产调控工作,坚持节能减排。 突出区别情况,保障打压,分类指导,扶优扶劣,推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 为配合调控产能产量工作,有关部门将联合开展全国钢铁冶炼企业装备基础信息摸底工作。

首提粗钢减产

据了解,2021年初,工信部首次提出开展粗钢减产,确保产量同比下降。 在国内需求和出口保持良好的情况下,市场预计粗钢减少将造成供应短缺,钢价将跟随趋势创出历史新高。

确保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

2022年4月19日钢材市场分析三部分,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 会议指出,今年(2022年)将继续开展全国粗钢减产工作,确保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突出京津冀减产。河北地区。 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地区。

粗钢产量控制政策定为平控

2023年4月14日,据财新网消息,2023年粗钢产量控制政策定为持平控制,即在2022年10.18亿吨的基础上不增不减。年内将根据实施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和总量控制。 具体政策还需等待国家相关部门发布文件。

综合以上信息,近年来国家对粗钢产量的调控总体基调是稳中求减。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粗钢产量为10.33亿吨,2023年为10.19亿吨,与2022年基本持平。

最新钢材市场分析_钢材分析部分市场需求_钢材市场分析三部分

2024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环保减排压力加大的复杂形势显现。 春节过后,国内钢材市场需求反弹并未如市场预期强劲,导致库存持续积压,钢材市场压力明显。 钢厂库存和社会流通库存双双增加,市场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导致钢价遭遇滑铁卢式下跌。 在此情况下,钢贸商经营压力骤然加大,资金链趋紧,部分中小企业面临库存减值损失风险大幅上升,遭遇雷暴的可能性大幅增加。

在此背景下,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召集钢铁龙头企业,共商解决钢铁行业困境。 此外,国家五部门此次将开展全国粗钢生产调控工作,钢铁限产信号将强化。 市场层面,调控粗钢产量旨在稳定供需矛盾,避免产能过剩导致价格大幅波动,维护市场秩序,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此外,国家还拟通过调控产量,引导钢铁企业注重产品结构优化,从低端同质化竞争转向高端差异化竞争,提高高附加值特钢和高端钢材比重。优质钢材满足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迫切需要高端材料。

钢材市场分析三部分_钢材分析部分市场需求_最新钢材市场分析

随着2024年粗钢产量控制政策的深入实施,我国钢铁工业将在控制总量、提高质量、降低能耗、保护生态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这不仅有助于国内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将为全球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树立榜样。

此外,国家还将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钢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和产业链延伸,鼓励企业开发和运用低碳冶金技术、循环经济模式和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 速度。 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共同作用下,经历本次粗钢产量调控后,我国钢铁行业有望实现更加平衡、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钢铁产能调控十年:为何年年喊“过剩”?

不久前,包钢发布业绩预告。 该公司将于2023年扭亏为盈,是已发布业绩预告的盈利钢厂中不到一半的企业之一。

但进入2024年,不少钢厂利润承压,亏损加剧。 生产螺纹钢的企业2023年12月继续亏损,损失超过100元,而生产热卷的企业则出现了由小到大的亏损,损失近200元。

虽然春节假期临近,这是钢厂趁市场交易低迷停产检修的原因之一,但亏损压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兰格钢铁网调研数据显示,1月18日,全国201家生产企业中,有75家钢厂、共计115座高炉停产; 1月25日,全国100家中小钢铁企业高炉开工率为75.5%。 比前一周下降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 截至2月2日统计,全国87家独立电弧炉钢厂已停产,平均开工率仅为40.85%。

在钢铁行业,开工率是衡量产能是否过剩的重要指标。 早在十年前,“产能过剩”这个词对于钢铁行业来说已经不再陌生。 2016年本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钢铁行业也是重点调控行业。

如今十年过去了,在很多行业会议和钢厂2023年业绩公告中,“产能过剩”、“供需失衡”、“供给强、需求弱”等词语仍然被频繁提及。

钢材分析部分市场需求_最新钢材市场分析_钢材市场分析三部分

“当前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是悬在钢铁行业头上的一把利剑。产能过剩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严重影响行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2023年底,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唐祖军在钢铁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上表示。

产能管控十年历程

用“飞速”来形容中国钢铁工业的增长并不为过。

早在1996年,中国就成为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当时年钢产量在1亿吨左右。

十年后的2016年,钢铁年产量增长了七倍,达到8亿吨以上。

虽然2013年发布的第一批​​落后产能企业名单有19个工业行业。 其中,淘汰炼钢落后产能涉及山东、河北、重庆等省市的24家企业。 但此后钢铁产能过剩的局面一直持续。 相反,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并导致整个行业陷入亏损。

时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乐江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钢材市场分析三部分,2015年钢材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导致全行业亏损,销售利润率为负,严重影响了钢铁行业的发展。产能过剩,市场预期恶化。 ,恶性竞争蔓延。 在此形势下,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钢铁、煤炭两个行业要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事实上,这两个行业不仅供需不平衡,而且结构性矛盾突出。

官方并未公布每年具体的钢铁产能数量,但据钢铁之家研究统计,国内钢铁产能在2016年前后达到顶峰,年产能达到14亿吨。

面对日益严重的产能过剩和行业亏损,国家开始加大调控钢铁产能的行政措施。

2016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困难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6号)中明确要求“新增产能的钢铁项目不得并提出未来5年化解钢铁过剩产能1亿至1.5亿吨的具体目标。 此外,还要求新钢铁冶炼项目备案前,必须按照规定实施产能置换。 即项目要建设多少产能,首先要淘汰多少。 现有高炉和生产线。

2016年5月18日,财政部印发《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励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内容涵盖奖励补贴资金、财税支持、金融支持、职工安置、土地、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注重环保、质量。 环保、安全保障等政策等8项配套政策和总体实施方案全部出台,我国钢铁行业正式进入全面实施去产能时期。

随后,各省市也相继公布了各自三季度化解过剩产能的目标。 当时,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和宝钢、武钢、鞍钢三大央企公布的2016年去产能目标超过9000万吨,是去年同期的两倍。相当于国家设定的2016年4500万吨的目标。截至2016年10月底,国家提前完成了全年4500万吨钢铁去产能任务。

钢材分析部分市场需求_最新钢材市场分析_钢材市场分析三部分

2017年,钢铁行业去产能持续推进。 当年1月1日起,国家发改委、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的《关于运用价格手段推动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正式印发。钢铁行业实行更加严格的差别电价政策和基于工艺能力的电价政策。 用电阶梯电价政策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2017年2月13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中国铸造协会、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不锈钢分会发布《关于支持打击“地条钢”并明确《关于工频、中频感应炉使用范围的意见》(钢协〔2017〕23号)后,国务院成立联合执法检查组,督导打击“带钢”工作各地都有“钢铁”。 省化解过剩产能领导小组办公室也从4月份开始,从6月下旬开始开展省级检查预验收,要求年底前彻底淘汰“地条钢”产能2017年6月。 【注:“带钢”是指以废钢为原料,采用感应炉(中频炉、工频炉)熔炼,无法有效控制成分和质量的钢材,以及用其轧制的钢材作为原料]

这一轮行政指挥的去产能在当时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2016年化解过剩产能6500万吨,2017年继续化解炼钢产能5500万吨,再次化解过剩产能3000万吨。 2018年,比原计划提前了两年。 化解过剩产能1.5亿吨目标完成。

受益于去产能连续三年大幅推进,合规钢厂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2018年钢铁行业利润也创历史新高。

业内原本以为通过2016年以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状况将会得到明显改善,但此后的情况并没有那么乐观。

在去产能的同时,钢铁产量仍在增长。 第一财经记者查阅统计局披露的钢铁产量数据发现,2016年,全国粗钢产量8.08亿吨,同比增长1.2%; 2017年为8.32亿吨,同比增长5.7%; 2018年,钢产量突破9亿吨,同比增长6.6%。

随后几年,钢铁产量持续增长:2019年比2018年增长8.3%,2020年比2019年增长5.2%,全年产量突破10亿吨。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称,由于新增产能的释放有一个过程,三年来产能减少的同时,新建产能也在逐步投产。 2018年以后,行政限产和查处违法产能的力度逐渐减弱,不少被打压的产能又重新抬头。 此外,钢厂利润创历史新高,钢厂生产积极性也很高。 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违法新建已经落后。 产能回升已成为必然。

2020年12月,工信部再次出手,提出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节点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坚决削减粗钢产量,确保“平控”粗钢产量同比下降的政策。 ,要求各地下达生产控制目标。 这让近年来不断增长的钢铁产量暂时得到控制——2021年钢铁产量同比下降3%,为六年来首次下降。

2021年,国家发改委还联合部署对钢铁行业“控产能、减产量、回头看”,要求钢铁减产“三限两不限”。 其中,“三限”是指限制2016年以来违法新增产能、限制非标产能置换、限制环保管理不善的钢材产量或非标企业产量、限制限制整个高炉产量,并通过限制生铁产量来限制粗糙度。 钢材生产用途。 “两个不限制”是指对达到超低排放A级企业的钢铁产能不限制,对电炉短流程炼钢能力不限制。

2022年,国家发改委印发《2022年粗钢减产工作研究部署》,其中提到粗钢减产重点区域,主要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江流域三角洲地区、汾渭平原等大气区。 重点关注污染防治领域; 重点削减环保绩效差、能耗高、工艺装备水平相对落后的粗钢产量。 当年钢材产量同比下降1.7%,再次实现“控平”目标。

2023年国家层面尚无与“平控”相关的公开文件,导致年末计算的钢铁产量数据再次上涨:据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钢铁产量2023年粗钢产量1万吨,与去年同期持平。 ; 生铁产量87101万吨,同比增长0.7%; 钢材产量1万吨,同比增长5.2%。

据钢铁之家初步研究统计,2023年钢铁产能虽然较2016年峰值有所回落,但数量依然不小,超过12亿吨。

产量增加的背后是什么?

对于钢铁行业屡次陷入“项目超限、产量超限”的恶性循环,兰格钢铁研究中心副主任葛鑫向记者分析,技术进步带来的高炉炼钢效率是客观因素之一。 一。

“按照新增产能减量置换的机制,1吨现有产能只能用0.9吨新增产能替代。但新高炉的效率肯定比拆除高炉高。” “结果是,如果公司不减产的话,最终的产量会越来越多。” 葛鑫进一步分析,在当前产品趋于同质化的市场环境下,钢厂即使亏损也不愿意放弃市场份额,因为你不生产,别人可以供应。 有很多替代产品。 谁先减产,谁就先死。

记者梳理国内钢铁行业历年利润数据发现,2021年国内钢厂利润创历史新高,随后开始逐年下滑。

2022年,钢厂盈利能力大幅下滑,成为近十年来行业盈利水平的最低水平。 一些钢铁企业甚至喊出“钢铁要做好连续五年亏损的准备”。

2023年,大部分钢铁企业利润将在22年的基础上继续下滑。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2023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621亿元,同比下降34.11%。 其中,钢铁协会会员企业利润下降34.1%,利润率仅为1.33%,企业亏损面达到近40%。

据兰格钢铁网测算,2023年全年吨钢利润为55元/吨,仍处于较低水平,为近五年来最低。

钢之家董事长吴文章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超低排放改造,环保政策措施对钢铁产能释放的限制也有所减弱。

在以往的监管政策中,环保不达标是查处钢铁落后产能的重要依据,其中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排放指标。 不过,第一财经记者查阅最新数据发现,截至2023年12月16日,全国200多家钢厂中,已有110家钢铁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并公布了考核监测进展。 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公布产能约4.14亿吨,部分工序超低排放改造公布产能约9300万吨。 公布的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50%以上。 这意味着能够通过排放指标进行查处的钢厂越来越少。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执行会长何文波表示,现有产能所附带的巨大效益也是产能难以控制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钢铁产能指标加起来近千元一吨,1000万吨就是100亿元。作为企业,没有理由不充分利用花费巨资获得的产能。”钱?设计一个熔炉有什么理由不做大而做小吗?与“产能”挂钩和依附的好处太多了。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地方政府来说,维持产能似乎才是最重要的就像维护利益一样,无论是否存在违规行为,这种行为、机制本身,是时候认真研究、充分评估的了。”

“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加快引入碳约束。在这种机制下,即使市场需要,你也可以决定你准备用多少产能来达到你的允许产量。”与您的排放权相对应。” 何文波建议,要全力打造“新产能治理机制”:逐步形成既有环境、能源效率、碳排放政策约束,又有行业自律和政府监管的体系。符合市场规律,有利于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和优胜劣汰。 有保障、灵活的新型供需平衡调节机制。

结构性过剩消费达到顶峰

对于当前的产能过剩状况,吴文章向记者指出,产能过剩也是市场经济的结果,但钢铁行业作为重资产行业,产能过剩超过实际需求10%以上,势必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资源。

“当前国内钢铁行业正经历三个时期并存,即供给平台期、需求调整期、利润分化期。” 葛鑫认为,供应平台期意味着未来钢铁产能预计不会增加太多。 不会减少太多; 需求调整期是指疫情后下游需求恢复速度慢于产能释放速度,国家推动各行业也正在进行结构性调整; 利润分化期是指行业充分竞争,钢厂日子不好过,要么拼质量,要么拼价格,有些企业拼了之后就无法生存。

事实上,利润分化已经在陆续披露的2023年钢厂业绩预告中有所体现。 在已披露业绩预告的23家钢铁上市公司中,有13家预测亏损,但也有宝钢股份等部分实现盈利。 特钢上市公司业绩明显好于普通钢铁公司。

“2023年,钢铁行业实现利润564.8亿元,其中中国宝武实现利润316.1亿元,约占行业利润的56%,而其粗钢产量仅占行业的12.8%。这说明国内钢铁行业的龙头效应已经开始显现,行业龙头企业盈利能力较强,而其他钢厂正盈利的难度越来越大。 ” 葛鑫向记者指出,盈利的企业主要是能够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钢铁企业。 工厂,如宝钢、华菱钢铁和一些特钢公司。 但目前国内钢铁行业,大部分钢厂仍处于同质化竞争。 过去建筑钢材同质化,现在连板材也快要变成红海了。 。

葛鑫认为,当前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更多的是结构性供给过剩:低端供给过剩和高端供给不足并存。 与此同时,钢材终端需求的结构调整也正在向供给端传导。

从2023年主要下游产品产量数据来看,汽车、船舶、家电用钢保持一定的用钢量增长,但工程机械等与房地产、基础设施密切相关的机械用钢需求呈现下降趋势。显着减少。 成交量,其中房地产低迷带来建筑钢材需求大幅下降。

“当前,钢材消费总量已经达到峰值,总量下降是必然趋势,行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如何用充足的钢材产能来满足有限的钢材需求。” 何文波给出了一组预估数据。 到2025年到2030年,钢材需求量将达到8.7亿吨,粗钢需求量将达到9.1亿吨,粗钢产量将达到9.5亿吨; 到2030年,钢材需求量将达到8.3亿吨,粗钢需求量将达到8.6亿吨。 钢产量将达到9亿吨; 到2035年,钢材需求量将达到7.9亿吨,粗钢需求量将达到8.2亿吨,粗钢产量将达到8.5亿吨。

“总量下降是自然的事情,但这种体验肯定会不舒服。”何文波说。 解决供需失衡的方法有很多。 政府和企业都可以有所作为,但发达国家的钢铁行业却经历了几十年的衰退。 经验表明,这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也是不可避免的历史阶段。 ”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0  二手钢材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皖ICP备20008326号-2

    工商网监标识